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手机版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01-2024-00000031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4-09-12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责任分解

民权县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涉及医疗保障问题整改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12 浏览次数: 【字体:

民权县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涉及医疗

保障问题整改方案

 

根据《商丘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商丘市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涉及医疗保障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听取2023年度考核评估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紧盯“基本医疗有保障”巩固提升和因病返贫致贫风险消除,瞄准问题抓整改,强弱项补短板促提升。

(二)坚持较真碰硬。从严从实从深从细抓问题整改,深挖细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坚决防止走过场、搞变通,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

(三)坚持举一反三。把解决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点上的问题与面上的问题结合起来,对照问题清单开展“拉网式”排查,举一反三,全面排查。

(四)坚持突出重点。厘清问题性质和责任,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易反复反弹问题、影响脱贫成效巩固问题,立行立改、建章立制,有序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三、整改任务

(一)责任落实方面

1.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不深入。

问题描述:国家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存在驻村帮扶单位人员不够精准、管理不够规范,仍安排驻村干部承担原单位工作等情况。有的地方驻村干部驻村半年以上,对基本政策、村情民情等还不够熟悉。

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驻村帮扶工作不扎实,存在对驻村干部轮换把关不严、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第三方评估发现,濮阳、鹤壁等地有的驻村千部两头跑两兼顾,有的驻村千部连续任职10年,甚至有的第一书记已达退休年龄仍在驻村。有的地方驻村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帮扶单位重视程度不够、驻村干部不熟悉村情民情的情况。第三方评估发现,安阳市被抽查县(区)有2个以上的帮扶单位全年未研究部署驻村帮扶工作,济源示范区部分村有超过20%的脱贫监测户反应不能经常在村里见到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甚至有的驻村干部对村情户情一问三不知。有的地方驻村干部轮换不及时。某县驻村第一书记共186人,驻村3年以上的第一书记有36人。某村第一书记2017年4月开始驻村,至今未轮换,也未完全脱岗,同时负责驻村和原单位社会救助工作。后盾作用发挥不明显。

省暗访发现,驻村帮扶工作不够到位。暗访某村发现2名驻村工作队员均不在岗。经访谈有关人员、实地查看驻地,2人在驻村期间没有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制度,没有达到在村工作时间每月不少于20天、每年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2/3 时间的要求。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驻村干部管理。持续抓好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五天四夜”驻村工作时间要求,坚持“周二干群联系日”结对帮扶制度,严格坚持考勤管理制度。建立驻村干部不定期督查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压紧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局班子成员分管包村作用,实行责任捆绑,将领导每年到帮扶村调研次数及单位干部与帮扶村脱贫户结对帮扶成效等情况纳入定点帮扶年度考核指标。二是强化问责激励。把驻村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标尺,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对表现优秀、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在驻村工作结束后经考核优先提拔、优先重用。对于工作能力不强、不能胜任的驻村帮扶干部及时调整或“召回”,对于弄虚作假、流于形式的,严格按相关规定问责追责。

责任单位:办公室(规划财务股)

2.问题整改工作不够扎实。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存在排查整改不全面、整改措施不精准、上报整改结果与事实不符等情况,三门峡、濮阳、南阳等地不同程度存在此类问题。综合核查发现,商水县个别行业部门未全面查摆,整改台账举一反三的问题均为县级整改自查内容。

整改措施:一是针对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结合自查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建立详实的问题台账。同时逐一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二是全面开展排查。把国家、省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及举一反三自查问题统筹起来,梳理问题,完善台账,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规定时限,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解决好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关系,把问题背后的根源挖出来,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

责任单位:办公室(规划财务股)、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二)政策落实方面

1.“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未全面落实到位。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未全面覆盖落实到位,商丘、漯河等地不同程度存在此类问题。

整改措施:在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窗口醒目位置张贴“先诊疗后付费”标识,加强培训定点医疗机构导诊台的工作人员做好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的宣传,继续实施“一站式”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确保患者便捷就医,顺利享受各项医保政策待遇。

责任单位:医保中心、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

2.慢性病帮扶政策宣传不到位。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对慢性病帮扶政策宣传不到位,第三方评估发现,焦作市被抽查的村有30%左右的脱贫户监测户对慢性病帮扶政策不了解或未听说过。

整改措施:依据《关于印发《商丘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的通知》商医保【2023】34号文件,参保人员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向属地医疗保障部门确定的,具有拟申报病种诊疗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申请。《民权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关于印发民权县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特病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民医保中心【2024】14号,加大慢性病政策执行和稽核力度,确保参保人待遇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医保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对慢性病医保政策宣传,通过广播、微信、新媒体等平台,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准确将慢性病申报、鉴定及待遇政策讲解好、宣传好。印制门诊慢特病报销政策、门诊慢性病申报流程以及其他医保待遇政策宣传资料,组织工作人员、帮扶干部、家庭签约医生等进行入户走访,“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慢性病种、办理流程以及保障待遇等内容,对监测户、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慢性病申请、就医、用药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对慢性病等医保报销政策进行面对面宣传辅导,使群众真正做到听得懂、会申报、会使用。进步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

责任单位:医保中心、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

3.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省综合核查发现,某县2023年因病、因突发意外等原因新识别监测户382户,仅有28户享受临时救助,354户未享受临时救助。访谈了解到相关行业部门虽然定期进行数据共享,但仅限于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方面,没有对新识别监测户是否符合临时救助进行比对核实。

整改措施:依托河南省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持续对脱贫人口以及低保对象、“三类户”等困难群众及一般群众高额医疗费用支出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将达到预警监测数据推送至民政、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协同处理。进一步筛查比对,健全防因病返贫致贫主动发现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精准帮扶机制。

责任单位:办公室(规划财务股)、居民待遇保障股

4.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功能薄弱。

问题描述:省后评估发现,45个行政村45个乡村卫生室未配备医保卡刷卡机,且慢性病卡无法在村级卫生室使用。3个县抽查村的卫生室均未配备刷卡机,某县(市)虽配备刷卡机,但仅一个村可查到消费记录,农户对看病收费政策不清晰,慢性病卡无法使用,需要到乡镇卫生院。

整改措施:一是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乡镇卫生院在向辖区居民提供医保即时结算服务的同时,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及时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并提供即时结算服务。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乡村医生对医保政策熟悉度,能够一对一面向就诊患者解读慢性病医保政策。三是依据商丘市医疗保障局下发《商丘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河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网络安全接入的工作方案》商医保办〔202412号文件,2024年7月底村卫生室刷卡网络接入率不低于20%,9月底接入率不低于70%,11月底接入率100%完成。

责任单位:办公室(规划财务股)、医保中心

(三)工作落实方面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行不够顺畅。

问题描述:国家后评估发现,防止返贫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综合核查发现,各县开展数据比对、推送预警信息、落实动态监测帮扶的方式程序未规范统一,影响预警信息处理的精准性、及时性。

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对监测帮扶政策把握不精准,识别纳入监测不及时、不全面。有的地方帮扶政策宣传不够、群众知晓度不高。鹤壁市入户调查614户,没听说过监测对象申报占比18.24%,不了解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相关内容的占比38.11%。

整改措施:依托河南省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持续对脱贫人口以及低保对象、“三类户”等困难群众及一般群众高额医疗费用支出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将达到预警监测数据推送至民政、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协同处理。进一步筛查比对,及时推送高额医疗费用支出监测数据,协同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帮扶行动取得实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做好医保政策宣传工作,推进政策宣传家喻户晓。广泛动员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签约医生等入户精准宣传。

责任单位:办公室(规划财务股)、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四、整改工作要求

一是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问题整改工作部署上来,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克服松劲懈怠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提高政治站位。抓好问题整改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要研究部署推动,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谋划部署、强力推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的底线。三是深入基层一线、深入问题现场,查找短板不足,深挖根源成因,研究对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四是举一反三,在抓好问题整改落实的同时,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排查整改潜在风险隐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彻底。五是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做到个个问题有着落、件件整改见实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

 

附件:民权县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涉及医疗保障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

附件:

民权县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涉及医疗保障

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

序号

类型

分项

具体问题描述

整改措施

整改时限

责任单位

整改结果

1

责任落实

(一)驻村帮扶工作不深入

国家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存在驻村帮扶单位人员不够精准、管理不够规范,仍安排驻村干部承担原单位工作等情况。有的地方驻村干部驻村半年以上,对基本政策、村情民情等还不够熟悉。

一是加强驻村干部管理。持续抓好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五天四夜”驻村工作时间要求,坚持“周二干群联系日”结对帮扶制度,严格坚持考勤管理制度。建立驻村干部不定期督查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压紧压实责任。二是强化问责激励。把驻村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标尺,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对于工作能力不强、不能胜任的驻村帮扶干部及时调整或“召回”,对于弄虚作假、流于形式的,严格按相关规定问责追责。

2024年8月12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办公室(规划财务股)

 

2

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驻村帮扶工作不扎实,存在对驻村干部轮换把关不严、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第三方评估发现,濮阳、鹤壁等地有的驻村千部两头跑两兼顾,有的驻村千部连续任职10年,甚至有的第一书记已达退休年龄仍在驻村。有的地方驻村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帮扶单位重视程度不够、驻村干部不熟悉村情民情的情况。

3

第三方评估发现,安阳市被抽查县(区)有2个以上的帮扶单位全年未研究部署驻村帮扶工作,济源示范区部分村有超过20%的脱贫监测户反应不能经常在村里见到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甚至有的驻村干部对村情户情一问三不知。有的地方驻村干部轮换不及时。某县驻村第一书记共186人,驻村3年以上的第一书记有36人。某村第一书记2017年4月开始驻村,至今未轮换,也未完全脱岗,同时负责驻村和原单位社会救助工作。后盾作用发挥不明显。

4

省暗访发现,驻村帮扶工作不够到位。暗访某村发现2名驻村工作队员均不在岗。经访谈有关人员、实地查看驻地,2人在驻村期间没有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制度,没有达到在村工作时间每月不少于20天、每年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2/3 时间的要求。

5

 

(二)问题整改工作不够扎实

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存在排查整改不全面、整改措施不精准、上报整改结果与事实不符等情况,三门峡、濮阳、南阳等地不同程度存在此类问题。综合核查发现,商水县个别行业部门未全面查摆,整改台账举一反三的问题均为县级整改自查内容。

一是针对省考核评估反馈问题,结合自查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建立详实的问题台账。同时逐一分析问题产生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二是全面开展排查。把国家、省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及举一反三自查问题统筹起来,梳理问题,完善台账,制定措施,明确责任,规定时限,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解决好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关系,把问题背后的根源挖出来,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

 

2024年8月12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办公室(规划财务股)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

 

6

政策落实

(三)“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未全面落实到位。

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未全面覆盖落实到位,商丘、漯河等地不同程度存在此类问题。

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窗口醒目位置张贴“先诊疗后付费”标识,加强培训定点医疗机构导诊台的工作人员做好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的宣传,继续实施“一站式”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确保患者便捷就医,顺利享受各项医保政策待遇。

2024年8月12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医保中心

 

 

7

 

(四)慢性病帮扶政策宣传到位。

 

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对慢性病帮扶政策宣传不到位,第三方评估发现,焦作市被抽查的村有30%左右的脱贫户监测户对慢性病帮扶政策不了解或未听说过。

依据《关于印发《商丘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的通知》商医保【202334号文件,参保人员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向属地医疗保障部门确定的,具有拟申报病种诊疗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提出申请。《民权县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关于印发民权县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特病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民医保中心【2024】14号,加大慢性病政策执行和稽核力度,确保参保人待遇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医保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对慢性病医保政策宣传,通过广播微信、新媒体等平台,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准确将慢性病申报、鉴定及待遇政策讲解好、宣传好。印制门诊慢特病报销政策、门诊慢性病申报流程以及其他医保待遇政策宣传资料,组织工作人员、帮扶干部、家庭签约医生等进行入户走访,“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慢性病种、办理流程以及保障待遇等内容对监测户、脱贫人口等重点人群慢性病申请、就医、用药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对慢性病等医保报销政策进行面对面宣传辅导,使群众真正做到听得懂、会申报、会使用。进步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

 

2024年8月12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医保中心

 

 

8

 

(五)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省后评估发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省综合核查发现,某县2023年因病、因突发意外等原因新识别监测户382户,仅有28户享受临时救助,354户未享受临时救助。访谈了解到相关行业部门虽然定期进行数据共享,但仅限于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方面,没有对新识别监测户是否符合临时救助进行比对核实。

依托河南省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持续对脱贫人口以及低保对象、“三类户”等困难群众及一般群众高额医疗费用支出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将达到预警监测数据推送至民政、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协同处理。进一步筛查比对,健全防因病返贫致贫主动发现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精准帮扶机制。

 

2024年8月12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办公室(规划财务股)、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

 

9

 

(六)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功能薄弱。

省后评估发现,45个行政村45个乡村卫生室未配备医保卡刷卡机,且慢性病卡无法在村级卫生室使用。3个县抽查村的卫生室均未配备刷卡机,某县(市)虽配备刷卡机,但仅一个村可查到消费记录,农户对看病收费政策不清晰,慢性病卡无法使用,需要到乡镇卫生院。

 

一是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乡镇卫生院在向辖区居民提供医保即时结算服务的同时,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及时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并提供即时结算服务。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乡村医生对医保政策熟悉度,能够一对一面向就诊患者解读慢性病医保政策。三是依据商丘市医疗保障局下发《商丘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做好河南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网络安全接入的工作方案》商医保办【202412号文件,2024年7月底村卫生室刷卡网络接入率不低于20%,9月底接入率不低于70%,11月底接入率100%完成。

 

2024年8月12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11月3日前完成。

办公室(规划财务股)、医保中心

 

10

工作落实

(七)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行不够顺畅。

国家后评估发现,防止返贫监测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综合核查发现,各县开展数据比对、推送预警信息、落实动态监测帮扶的方式程序未规范统一,影响预警信息处理的精准性、及时性。

依托河南省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预警系统,持续对脱贫人口以及低保对象、“三类户”等困难群众及一般群众高额医疗费用支出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将达到预警监测数据推送至民政、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协同处理。进一步筛查比对,及时推送高额医疗费用支出监测数据,协同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帮扶行动取得实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做好医保政策宣传工作,推进政策宣传家喻户晓。广泛动员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签约医生等入户精准宣传

 

2024年8月12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

办公室(规划财务股)、职工和居民待遇保障股

 

11

省后评估发现,有的地方对监测帮扶政策把握不精准,识别纳入监测不及时、不全面。有的地方帮扶政策宣传不够、群众知晓度不高。鹤壁市入户调查614户,没听说过监测对象申报占比18.24%,不了解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相关内容的占比38.11%。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